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久道_无码不卡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激情综合五月丁香亚洲_人妻无码中文字幕永久有效视频_天天摸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

首頁 > 資訊 > 汽車 > 正文

小米造車得另攀新枝?寶沃汽車生產資質被注銷! 環(huán)球新要聞

2023-06-26 10:07:33來源:證券時報微信號

小米造車得另攀新枝?寶沃汽車生產資質被注銷!此前市場曾有傳言稱,小

小米造車得另攀新枝?寶沃汽車生產資質被注銷!

此前市場曾有傳言稱,小米造車將承接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寶沃汽車”)的造車資質。不過近期,寶沃汽車的造車資質已經被注銷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6月,工信部發(fā)布了《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(yè)及產品(第371批)》,其中在“撤銷企業(yè)及產品”部分中出現(xiàn)了寶沃汽車的身影。寶沃汽車自行申請注銷了乘用車的汽車生產資質。

寶沃汽車生產資質的注銷是否會對小米造車產生影響,目前小米造車的進度如何?這張“造車入場券”又有多難拿?

小米“被逼出來”的跨界造車

小米造車的起點是在2021年3月,雷軍在小米春季新品發(fā)布會上宣布小米將正式進軍電動汽車行業(yè),預計十年時間投入100億美元。

彼時,雷軍曾表示:“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。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,親自帶隊,為小米汽車而戰(zhàn)!”

后來在接受央視《云頂對話》節(jié)目采訪的時候,雷軍直言小米造車“是被逼出來的決定”。在雷軍眼中,偉大的公司需要跟著風走,而風口如今在智能電動汽車,這是汽車工業(yè)和消費電子的融合,如果不造車,那就落伍了。

實際上,選擇跨界汽車賽道的不僅是小米,更有各行各業(yè)的頭部企業(yè)。橫跨通信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華為就選擇了“幫車企造車”的模式。在近期召開的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中,華為常務董事、終端BG CEO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就表示,華為自己不造車,但是和車企聯(lián)合造車。

除此之外,家電領域的格力、創(chuàng)維也紛紛下場造車;互聯(lián)網巨頭里的百度和吉利合資成立了集度汽車,阿里和上汽集團、張江高科聯(lián)合成立智己汽車;地產巨頭中的恒大、寶能也重金造車……

為何如此多巨頭選擇跨界汽車賽道?全聯(lián)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汽車可能是人類發(fā)明的普及型產品中最為復雜的產品之一,是由上萬個部件來組成的,其制造難度也是最高的(尤其是燃油發(fā)動機時代的汽車)。因此對于其跨界企業(yè)的技術要求也是非常高。但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,情況有所改變,因為新能源汽車不需要復雜的燃油發(fā)動機,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,以至于更多不同領域的企業(yè)能夠進行跨界?!?/p>

不過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博認為,跨界造車的大型公司往往在原先的領域積累了較高的品牌資產。尤其對于智能硬件領域起家的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,都在過往積累了大量的擁躉。使得這些公司的車型在下線之前即擁有較高的關注度,且天然具有強科技感的形象。然而,汽車行業(yè)的產品設計在空間、舒適性、外觀等方面均有賴于企業(yè)過往的經驗積累,對于跨界企業(yè)而言,都是需要付出高昂的資金與時間成本后方能彌補的短板。

實際上,造車是個實打實的“燒錢游戲”。小米財報顯示,2022年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(yè)務上投入了31億元。2023年一季度,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(chuàng)新業(yè)務費用為11億元。

目前,全球范圍內的消費電子寒冬仍未結束。Counterpoint數(shù)據顯示,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2.802億部,同比下降14%,環(huán)比下降7%。其中,小米公司本季度出貨量為 3050 萬部,同比下降了22%。

在手機業(yè)務“基本盤”面臨寒冬的情況下,小米究竟該暫停燒錢的“造車游戲”以保持現(xiàn)金流,還是該積極投入造車領域尋求未來新的業(yè)績增長點?目前來看,小米的選擇似乎是后者。

在5月的媒體電話會議上,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表示,小米造車進展順利,原計劃是在明年上半年上市,目前在時間進度上符合預期。

造車“入場券”風波

不過,想造新能源車并不是燒錢就行,還需要相關的生產資質作為“入場券”。

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按照現(xiàn)行的法規(guī),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(yè)必須取得兩個資質才能生產銷售:其一,是發(fā)改委有關汽車投資企業(yè)生產項目的備案,新能源車企需要證明自身的融資能力、研發(fā)能力、生產能力、品質保障等多方面實力,得到發(fā)改委認可。得到該資質后,企業(yè)需要在2年內建設工廠,3年內銷售車輛;其二,是工信部主管的汽車生產企業(yè)準入資質,車企需要滿足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(yè)及產品準入管理規(guī)定》。

由于缺乏造車資質陷入困境的新能源車企不在少數(shù)。今年4月初,由李一男創(chuàng)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“自游家(NIUTRON)”官方APP宣布停止服務,官網也無法訪問。而去年12月,自游家汽車曾發(fā)布一份《致NV用戶的一封信》,表示公司因為自身原因導致無法如期交付新車,將全額退款并提供一定補償措施。

此前,自游家曾和大乘汽車進行生產制造方面的合作,但2020年3月底,大乘汽車停產,讓自游家陷入了“造車資質”的困境。

今年4月,中歐協(xié)會智能網聯(lián)汽車秘書長、汽車分析師林示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:“目前市場上的傳言是北京把寶沃汽車的造車資質讓給了小米,但這個事情依然沒有下文,遇到一定瓶頸,可見目前對于汽車產能過剩趨勢是比較謹慎的。主要是很多新勢力‘PPT造車’,留下了一地雞毛,形成了現(xiàn)在嚴控‘新玩家’的局面?!?/p>

不過,近期寶沃汽車乘用車生產資質的注銷,讓“小米繼承寶沃汽車造車資質”的傳言不攻自破。也有媒體報道稱,小米汽車日前已經從有關部門獲得了新增汽車生產牌照批復,并非來自存量整合。種種傳聞皆未能得到小米官方確認,小米如何獲得造車資質仍存疑云。

不過,雷軍曾說過:“當電動車行業(yè)進入成熟期時,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%以上的市場份額,換句話說,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,并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。競爭將是殘酷的?!?/p>

根據CleanTechnica公布的數(shù)據,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前五的企業(yè)分別是比亞迪、特斯拉、上汽通用五菱、大眾和寶馬,其中第五名寶馬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37萬輛。

對于小米來說,即使2024年汽車順利量產,如何才能沖進行業(yè)“前五名”?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

不過,近期也有好消息傳來,財政部、稅務總局、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發(fā)布了《關于延續(xù)和優(yōu)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》(以下簡稱《公告》)。

《公告》明確,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,其中,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;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,其中,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.5萬元。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(tǒng)一發(fā)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。

對小米來說,這意味著有較大概率趕上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“末班車”,在早期發(fā)展中享受到政策紅利。(安宇飛)

來源 :證券時報微信號

【責任編輯:王京輝】 分享到:

關鍵詞:

責任編輯:hnmd004

最新資訊